今天終於看到有力人士的呼籲可以提供政府與大眾拼經濟與提供內需的行銷方案了!!


當時紐國的經濟並不比台灣好,他們應當也面臨全球貿易開放的衝擊,當時的"舶來品" 也不若這幾年充斥, 大陸也才剛剛成為世界的工廠.
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對於這種"愛用國貨"的行銷方式有點覺得落伍! 現在回過頭去看, 台灣現在真的是需要這樣的活動與行銷.
然而,如果有一個精神標章或一個像紐澳兩國所產生的愛用國貨組織, 可以將這些有形或無形的台灣產品與特產串起來, 推廣真正的Made in Taiwan產品, 各個產業應該都是可以受惠的!
如果立委與官員的國外考察, 可以多多發現這些國外的創意與用心, 我想這是我們的福氣!!